,三国之最风流听了杨彪此话,刘协怔了下,问道:“杨公,什么关系到我汉室前途危亡的大事?”
来入殿中的非只刘协,还有侍中荀悦等。
杨彪没有直接回答刘协,端端正正地说道:“老臣斗胆,敢请陛下先屏退左右。”
“左右”云云,明显指的就是荀悦等。荀悦乃是近臣,又是荀贞的族兄,刘协闻言,顿时为难,却荀悦不等刘协说话,便就主动请出。刘协遂就顺水推舟,由他出去。
等到荀悦等从殿中退出以后,刘协从容笑道:“杨公,什么大事,还得朕屏退左右?”
“老臣斗胆敢问陛下,陛下难道就没有看到这个危险么?”
“危险?什么危险?杨公,车骑刚刚讨定袁术,颍川周边已无外患,何来危险?”
蓦然间,刘协想到了荀贞对他说过的有关袁绍的那些话,心中一动,正想问杨彪他所言的危险,是不是“冀州”?但话还没说出,听杨彪说道:“陛下,老臣所言之危险指的正是车骑将军荀贞!”
刘协吓了一跳,“冀州”云云,自也将不再想着去说,赶忙问道:“杨公此言何意!”
“陛下,自荀贞讨定袁术以来,近日朝中,先是荀彧等请定许县为新都,继而皇甫郦等上表,奏请拜荀贞大司马,……陛下,这两件事背后的主使必是荀贞无疑!而荀贞这么做又是为了什么,难道陛下没有看出来么?”
刘协沉吟,说道:“杨公,你究竟何意?”
杨彪就把他刚才在宫门处等候召见时的所思所想,向刘协道出,说完,又说道:“陛下,老臣因以为,这两件事,万万不可允之!如若允之,则荀贞将来在朝中之为祸,董卓、李傕诸辈不能及也!”说着,再次拜倒殿上。
刘协神色变幻,双手下意识地攥紧袖角,往殿外看了看,然后收回视线,重落回到杨彪身上,迟疑说道:“杨公,车骑对朝廷的忠心,有目共睹!何至於此!况乎荀彧请暂定许县为新都的理由,亦是有理有据,又及皇甫郦等上书请拜车骑大司马此事,杨公你可能尚且不知,就在今日,车骑给朕呈上了一道上表,於表中,坚辞不敢受此拜,并斥皇甫郦等为阿谀之徒。杨公,车骑的耿耿忠心,已是表露无遗,……为祸朝中之言,杨公你恐怕是多虑了吧?”
这却与之前朝中群臣请求拜荀贞为大将军这件事如出一辙,还是党羽上书,而荀贞随之表示不敢接受。刘协可能没有看出,但那杨彪又岂会看不出来?这分明不过是荀贞故技重施,又再搞了一出双簧出来罢了!先通过皇甫郦等的上表来试探刘协、杨彪等的意思,随后荀贞再出马表示谦虚,既有助於他在朝野中博得谦退的名望,且能借此辨别出谁是敌人,一举两得。
杨彪遂与刘协说道:“陛下,上次朝臣请拜荀贞为大将军的时候,他不也是这样做的么?陛下,他这是在装腔作势!陛下可千万不要被他给骗了!”
“被他给骗了?”
杨彪说道:“陛下,此无非是其欲擒故纵之计也!皇甫郦诸辈趋炎附势,早投到了荀贞门下,是其一党,虽然荀贞於表中斥彼辈阿谀,可几句斥责,不痛不痒,又有何用?陛下,老臣恳请陛下可切勿上其当也!荀贞此人,老臣现在已把他看得通透,其人看似温雅谦退,实则怀狼子野心,不测之意!”话到此处,已是语气严峻,深含厌恶和贬斥。
“杨公,倒也不至於此吧?”
杨彪说道:“陛下不信老臣的话么?”
“杨公,朕与车骑以前虽不认识,然自长安相见至今,亦快一年矣。若真如杨公所说,车骑是个狼子野心之徒,却又怎会在此长达近一年中,对朝廷、对朕都一直的这般谦恭循礼?”
杨彪沉声说道:“陛下,想那王莽,最初可也是谦恭得很,博得了朝野一片赞誉之声的!”
刘协面色大变,说道:“杨公,这、这……,你是在以王莽来比车骑么?这可使不得!”
“陛下,此老臣之肺腑言也!”杨彪伏地,慷慨激烈地说道,“陛下,老臣自熹平年间,蒙先帝不弃,被拜议郎到现在,已经在朝二十余年矣!如果说荀贞只是在这近一年中谦恭循礼的话,陛下,那老臣可已是对汉室、对朝廷赤诚忠心了二十余年了啊!陛下,老臣乞请陛下,就信老臣这一次吧!又或者说,是老臣的忠心,陛下没有看到么?”
这会儿殿中没了荀悦等人,但赵悦等宦官还在,刘协见杨彪伏拜不起,便再度令赵悦去扶他起来,又再次请他入席。
杨彪仍不肯入席就座,起身来后,仍是站立殿中,继续对刘协说道:“陛下,就不说其它了,只说前几天陛下传旨召董承还朝此事,尚书台为何竟敢不遵?又陛下召他们来见后,当着陛下的面,他们还竟敢彼此推脱,这是为何?他们为何会有此胆量?陛下,都是因为有荀贞在背后给他们撑腰的原因啊!……还有陛下,就在昨日,老臣今日来求见陛下之前,另有朝臣曾求见陛下,却在宫外足足等等了一天,未得陛下召见,陛下……”
刘协愣了楞,打断了杨彪的话,说道:“昨日有朝臣求见朕?”
“是啊,陛下。”
“朕并不曾闻报啊。”
杨彪说道:“陛下,老臣当然知道非是陛下未有召见,而肯定是陛下未曾闻报,不知此事。”
刘协顾问赵悦,说道:“你知此事么?”
赵悦神色不变,恭恭敬敬地答道:“陛下,小奴不知此事。”
杨彪说道:“陛下,一桩尚书台之事,一桩昨日朝臣求见而陛下未得通报之事,只这两件事,陛下就可看出荀贞的狼子野心了!此前荀贞在陛下面前装得恭恭敬敬,那是因为他在朝中立足未稳,然而现下,如陛下适才所言,他已将袁术讨定,颍川周边目前已无外患,而他则又有了击灭袁术的大功,故而他乃原形毕露!陛下,当务之急,宜对其加以及时地制止,否则,臣恐之,朝廷之祸,迫在眉睫了!”
杨彪说的这些,都是事实的存在,话入耳中,由不得刘协不作思忖。
刘协想了会儿,面色也渐严肃,他问杨彪,说道:“杨公,你到底是何意思?只管向朕明言。”
杨彪说道:“陛下,臣以为首先,定许县为新都,绝不能允之!而且非但不能把新都定在许县,以老臣之见,还应该及早还都洛阳。”
“可是……,杨公,洛阳现下形势如此,只怕不好还都啊!”
杨彪说道:“陛下,洛阳不好还都无非是两个原因,一个是因宫城尚未得以修缮,一个是因袁绍在冀。这两件事,其实都不难解决。”
“哦?杨公有何解决之法?”
杨彪就把他们商量出来的办法,与刘协说了一遍。然后第三次伏拜下去,说道:“陛下,
老臣今日所言,皆是老臣的耿直忠言!老臣刚刚所献的解决还都洛阳之难的对策,也都是老臣和朝中的忠贞之士们,经过反复商议,而得出的可行之策!陛下,老臣乞请陛下审思之,最好是尽早作出决定,千万不宜久作拖延!”
杨彪指责荀贞,尤其是指责荀贞怀不测之心的这些话,老实说,刘协起初是不相信的,——毕竟如刘协自己所言,自长安与荀贞相见、相识到今的这快一年中,荀贞一直表现得都很好,温文尔雅,让刘协感到了作天子的尊严,他打心底来说,是不愿意怀疑荀贞的,但传旨召董承回许县受阻、昨日有大臣求见而刘协竟然不知这两件事,却又是近日真切发生,刘协亲身感受到的,因思来想去,到底受董卓、李傕、郭汜前后祸乱朝廷的阴影太重,刘协却亦是不觉犹豫起来,对荀贞的忠心不能说因此已产生完全的怀疑,至少一颗疑心的种子已然埋下。
许久之后,刘协说道:“杨公,公意,朕已知,但是否定许县为新都此事,朕日前不是已下诏,令诸公会议了么?要不这样吧,杨公,等诸公会议出个结果以后,朕再作决定!何如?”
现下朝中,随着赵温等陆续地倾向荀贞,荀贞这边的势力已经是占到上风,真正坚决反对荀贞的,其实只剩下了杨彪等少数人,也就是说,如果等朝臣会议结果的话,这个结果很有可能是会有利於荀贞的。
杨彪焦急地说道:“陛下,此等大事,何须再等朝臣会议?陛下宜当圣意独断!”
“杨公,这怎么能行!朝中诸公之意,恐怕还是要听一听的吧?否则,朕岂不成了昏君了么?”
杨彪没有办法,只好接受了刘协的决定。
刘协见杨彪直到这会儿,仍还是没有起身,便干脆亲自下到殿上,亲手把他扶起,将他搀到旁边的席位,请他坐下。
等杨彪坐下后,刘协回到龙椅,君臣二人又做其它的叙话,却也不需多讲。
只说荀悦等退出殿外以后,他们遥遥望看殿中,看见杨彪先是举止慷慨,继而伏拜不起,虽是听不到他在对刘协说些什么,但联系到近日发生的事情,加上杨彪的这些不同寻常的举止,荀悦却也能大略猜出,杨彪此时此刻在向刘协说的是为何事,必与荀贞有关。
然而他身为侍中,现正是上职的时候,刘协没有让他走,他自是不能擅自离开,遂不动声色的往旁边去了几步,召来了不远处的一个郎官。
郎官,分为几类,是朝廷的后备官员,一些同时也负有戍卫宫中的职责。荀贞掌权朝中以来,举荐了不少人到朝中为郎官,都是他幕府、军中诸士、诸将的子侄辈,这个郎官正是其一。
荀悦低声地与他交代了几句。
这郎官听完荀悦的话,神色严肃,躬身应诺。
却荀悦交代之事,正就是让他立刻出宫,往求见荀贞,将杨彪今日觐见刘协此事,告与荀贞知晓。这郎官知晓事情之轻重,领命过后,不敢耽误,乃即出宫,径赴到车骑府,求见荀贞。
到了车骑府,顺利见到荀贞,这郎官把荀悦的话及他所眼见的刘协、杨彪君臣两人殿中对答的情形,俱皆细细地禀给了荀贞。
荀贞听了,倒是不动声色,问道:“你今日值勤,却不告而擅自出宫,可知你已违规制?”
“是,仆知道。”
荀贞说道:“你这就去寻你的上官,自请罪去罢。”
这郎官完全没有因此而产生半点的沮丧,反而甚是激动的样子,——他当然知道,一则,他的上官不会严惩他,二来,他为荀贞办下了这件事,荀贞日后定会对他有所回报,因而又哪里会沮丧不快?於是痛快应诺,辞拜出去之后,即按荀贞吩咐,找他的上官,随便找了个出宫的借口,请罪去了。
时陈仪在堂中,待这郎官出去后,陈仪面色严峻,与荀贞说道:“明公!杨公值此之际,忽然入宫,请求单独向圣上奏对,他这想来必是冲着明公来的!”
荀贞仪态晏然,略做忖思,说道:“你且去把志才、文若、奉孝等请来。”
戏志才等人都在各自的官寺,等了约半个多时辰,他们才相继来到。
众人坐定,陈仪把郎官刚才向荀贞禀报的内容,说与他们听了,诸人听罢,正在推测杨彪求见刘协的原因和目的,门外戍卫的典卫进来禀报,府外有人求见。
荀贞便令唤这人进来。
此求见之人是个阉人,他入到堂上,拜倒在地,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信,恭恭敬敬地呈给荀贞。
这阉人已经不是第一次来了,见荀贞拿住信后,不用荀贞再作吩咐,典韦就把他领了出去,并拿了些金银与之。
堂中,荀贞拆开了这阉人送来之信,看完,抬起头来,说道:“杨公今日求见圣上,如卿等适才所猜,正是为了定新都和群臣奏请,拜我为大司马此两事。”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抚摸颔下短髭,微微笑道,“另外,卿等可知,杨公今日殿上,在圣上面前,是如何形容我的?”
“如何形容明公的?”
荀贞从容说道:“他把我比作了王莽。”

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最风流》最新章节。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

明王首辅

丑女重生之贵女邪妃

我在末世卖麻辣烫

穿成病娇太子掌中娇

三国之最强帝王

主公一你的谋士又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