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朱允炆的惶恐
走到御书房门口,朱元璋便看见门口站着个小太监。
御书房门口虚掩,明显有人在里面。
顿时,朱元璋眉毛一挑,瞪了一下小太监,直接推门而入,他倒想看看,是谁敢擅自进入自己这御书房。
一进门,朱元璋便看到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端坐于座位上,正在埋头看书。
“允炆。”看到是朱允炆,朱元璋的气降了下来,有些疑惑的问道。
朱允炆听到声音,好似刚从书中惊醒一般,抬头看去,而后面露惊喜之色道:
“皇爷爷,你回来了。”
对于朱允炆,朱元璋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喜爱的,要不然也不会将吕氏扶正,定为太孙了。
只是现在的朱元璋看见朱允炆,虽然依旧还有着喜爱,但在心中对比朱安,就觉得差异极大。
“允炆,你今天怎么到我这里来了。”朱元璋笑着问道。
朱允炆闻言,目光清澈的说道:“皇爷爷当初不是说过,让孙儿随时都可来御书房吗,这几日都很少见到皇爷爷了,甚是想念,便来御书房等候了。”
朱允炆说完后,便紧紧的看着朱元璋。
这几日他在东宫中难以入眠,朱元璋的下意识疏远,让他明白事情绝对不是这般简单。
虽然黄子澄有说去打探一下消息。但朱允炆知道,在这大明京师里,皇爷爷的行踪,不是那般容易打听的。
要是有人刻意打探皇爷爷的行踪,指不定就要被锦衣卫抓起来严刑拷打了。
万般无奈下,朱允炆只能主动出击了。
对于这次的行动,他也想了很多。
如若在皇爷爷批阅奏章的时候打扰,肯定会惹得不快,唯有在皇爷爷回宫的时候,还未开始处理政务的时候,才能有机会多说上几句。
今天早上,皇爷爷又出宫了,朱允炆就知道自己机会来了。
“是个好孩子,最近在看什么书呢。”朱元璋宠溺的摸了摸朱允炆的头,笑着问道。
“皇爷爷,孙儿最近在研读《尚书》呢。”朱允炆微微低头,感受到皇爷爷的宠爱,心里头不由闪过一丝欢喜。
或许是最近朝堂的事情太多了,所以皇爷爷才会顾不上我吧。
朱允炆的心中想到。
朱元璋听到朱允炆在读《尚书》,眉头微不可查的皱了皱,而后又舒缓开来。
在朱元璋看来,如若身为皇帝,自当应多看史书,学曾经的在位者的治国手段。
至于四书五经,那都是读书人看的,可以学,但没必要太过于深入。
只是想到大孙朱安,朱元璋便觉得朱允炆看这些儒学经典,也挺不错的。
未来也不指望他来治理这大明天下。
只是如今朱安身份还未正式宣布,朱元璋也不好直说。
便对朱允炆说道:“好孙子,咱知道你孝心了,你先回去吧,咱要先处理一些事情。”
朱允炆似乎天真的问道:“皇爷爷,孙儿能留下来一起吗。”
听到这话,朱元璋有些微微沉默了一下,这才说道:“先回去吧,有些事情,你暂时还不方便知道。”
“是,皇爷爷。”
听到这话,朱允炆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异常,只是拿着尚书离开了。
朱元璋看着朱允炆离开的背影,待关门后,轻轻叹息一声。
“娃儿,你也别怪咱给希望,又让你失望,咱也不知道,这大孙竟是有活了过来,不过以你的性子,做个富贵王爷,也是不错的。”
朱元璋心思敏捷,哪怕朱允炆掩饰得再好,他又哪里看不出朱允炆的那点心思。
只是相比较起来,朱安的能力,实在是太过于优秀了。
且作为嫡长子,无论如何,朱元璋都会恢复他的身份。
即便朱安的能力有些不足,朱元璋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会选择朱安来继承大位。
嫡长子继承制,是大明正统,朱元璋必须维持这个制度。
在朱元璋看来,也只有这般,朱家的兄弟们,才能和睦相处,不至于为了皇位你争我夺,相互厮杀。
离开后的朱允炆,径自的回了东宫,这个时候,他的脸色已经有些惊慌失措了。
“太孙殿下,何事如此慌张。”黄子澄作为东宫伴读,一般情况下都在,见到太孙回来如此模样,连忙问道。
“黄先生,皇爷爷恐怕心里有别人了。”朱允炆有些凄凉的对着黄子澄说道。
黄子澄闻言,先是一惊,而后认真的说道:“太孙殿下,还请告诉臣来龙去脉,臣好帮忙分析对策。”
朱允炆闻言点点头,毕竟他只是个十五岁的少年,哪怕有些早慧,但对于这种事情的突然出现。
尤其在他的心中,最近一直都有不好的预感,如此一来,自然就忍不住将所有的事情都往坏处想。
黄子澄听完朱允炆的讲述,对于朱允炆擅自去御书房等候陛下这事,他也是知道的。
毕竟当初陛下刚刚宣布立朱允炆为太孙的时候,就经常让其陪伴批阅奏章,提前培养处理国事的能力。
“太孙殿下,我等千万不可自乱阵脚,目前以臣打探到的消息看来,却是没有人可以和太孙殿下争夺这大位。”
黄子澄劝说道,他虽能力有限,但也有几个知交好友,四处打探了一下,最近也没有那个皇子皇孙得到朱元璋的喜爱。
威胁最大的,便是嫡次子朱允熥了。
可是朱允炆却是通过太监们得知,目前皇爷爷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和他这个弟弟见面过了。
“可是皇爷爷连奏章都不让我看了。”朱允炆的心神有些安定下来,疑惑的对着黄子澄说道。
黄子澄沉吟片刻,思索着说道:“或许陛下现在,正在为太孙殿下日后继承大位,处理掉一些棘手的问题。”
......
御书房内,
“陛下,常安商会的情况,全在这里了。”蒋瓛递上一个信封,交给朱元璋说道。
朱元璋点点头,接过信封撕开,仔细查看起来。
早前发现大孙就是常安商会的幕后主使后,锦衣卫便开始着手调查常安商会。
常安商会作为雪花盐的贩卖者,一些详细情况,早就被锦衣卫记录在册。
这些资料便是各地收集上来的。
朱元璋扑一打开信奉,排列在前面的,便是满满的赈灾信息。
自洪武二十一年始,至今。
四年间,常安商会参与大明各处赈灾,足足有八十七次之多。
且每次不仅协助赈灾,还自发运送大量粮食至灾区,不计本身亏损,助力地方官员平抑粮价。
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开局被活埋,洪武求我称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