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调配东西的王晨一边看着设备中的化学反应,一边对着旁边打开的笔记本喊道。
从上次演讲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快一周,王晨也正式开始了在北大实验室做研究的日子。
这配方虽然不说很难, 但也不简单。
尤其是这边实验室的设备都没有接入智能网络,这就导致自己带过来的那台鲁班并不能完美的契合进去。
有些工作还需要王晨自己来完成。
效率虽然不快,但整体的研究进度还是上了正轨。
这不,一边研究着东西王晨也一边让二狗子将海岛那边造船厂的情况发了过来。
作为目前天空发展最重要的一环,造船厂的进度已经拍在了目前所有的项目之上。
甚至是海岛上王晨自己的住所还有实验室的搭建都可以拖,唯独这个不行。
尤其是现在鹰酱开始发力后, 王晨的压力也是拔高了不少。
作为和上面深度绑定的企业, 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对自己的影响也是不小。
虽然不清楚鹰酱的研究情况到底如何,但王晨已经习惯性将事情用最坏的情况去考量。
假设鹰酱现在已经掌握了成熟的发动机技术,那光是建造一艘飞船并耗费不了多少时间。
所以自己的进度也必须要加快了,起码不能被对面给甩在了身后。
月球上的矿产还有一些特殊资源对自己十分重要,这蛋糕说什么也要咬上一口。
目前,海岛方面的分工厂内,第一批抵达的机器人们已经开始昼夜不停的安装各种设备。
以目前的进度来看,最多半年就能完成所有的安装工作。
这个速度已经非常不错了,要是换成人工,就算三班倒估计也要近一年的时间。
等到三个工厂陆续完成,王晨就要启动第一阶段的建造计划。
除了原本的战列舰计划以外,还有两艘用于航天的飞船正在设计中。
这两个项目依旧是由自己和二狗子联手完成。
由王晨提出要求并给出大致的概念图后,二狗子通过不停的计算和分析进行完善。
这里就能体现出人工智能的强大了,王晨现在手上可是一直在经营着好几个项目。
没有二狗子辅助怕是早就手忙脚乱了。
战列舰的设计比较简单,毕竟有二战的可以参照。
但是这飞船可就不一样了,需要彻头彻尾的进行重新设计。
毕竟太空中的环境不比海洋,只要出了大气层就算是个板砖都能飞。
设计上更多的则是需要考虑实用性。
王晨已经从好几个科幻游戏中找了大量的素材。
通过比对给出了一个看着不错的概念想法。
现在二狗子正在完成有关的初步完善,估计等到出图还得要点时间。
按照王晨的想法,第一代飞船的长度大概在三百米左右, 宽度八十米, 高度三十米。
整体呈匕首状,尾部是一个巨大的可移动的“X”形尾翼。
四个角落一同分布八台辅助推动器,而中间还有一个七孔的主发动机。
相当于这一家飞船上就有十五个推进装置。
这还没算上飞船周围的那些辅助推进以及辅助转向用的喷口。
而在飞船中后方也就是紧靠着发动机的中央位置则是整个飞船的控制台。
采用类似于梯形的设计,尽可能的将控制台和船身进行大面积的融合。
而在控股塔的两侧还会有一对可伸缩的大型折叠机翼。
这是考虑到进出地球的时候能够更加方便而琢磨的。
除了这些,飞船上王晨还打算预留专门的射击炮位。
就像是古代风帆战舰的船舷炮一样,两侧预计会搭载两层共三十二套双联装电磁炮作为副炮。
并且在飞船的甲板上还会有五门三联装主炮以阶梯式的方式布置。
不光是主炮,王晨手上的电磁速射炮也同样会加装进去。
这些炮口平时都会缩在船身里面,只有在需要使用的时候才会露出射击口,将炮台推送出来。
当然这些都还只是王晨的设想,具体的要等二狗子设计好后再进行考量。
王晨的想法很简单,飞船在宇宙中需要面临各种问题,其中最需要保证的就是自身的安全。
这个安全并不光是指面对其他势力的时候,更多的还是针对各种太空垃圾甚至是小行星。
拥有一定武装力量的货船,这就是王晨对自家飞船的设计理念。
不过就是这想法虽然不错但王晨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能源。
没有核聚变,这么多电磁武器拿头来驱动。
按照王晨自己琢磨的,飞船的核聚变动力源都得搞好几个。
其中主推进装置单独一个,尾翼以及四周的副推进装置一个, 武器系统两个,内部日常使用一个。
再考虑到安全方面,还需要一个备用的聚变能源。
这就相当于要在飞船内部安置六个聚变核心。
当然这聚变核心并不会太大,核聚变对比现在的核裂变,同样马力的情况下体积自然缩减三分之一。
更不用说王晨所采用的是冷核聚变了,还能更进一步的压缩体积。
差不多一个能源核心的大小大约在两辆公交汽车并排的程度。
外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物件,倒是勉强能够装得下。
王晨给二狗子说的是,如果空间不够那就往上加。
只要能飞的起来就不用太过于考虑空间问题。
毕竟自家船厂是可以并联使用的,哪怕其中有个船厂要造战列舰,但另外两个船厂并起来也有一千米的长度外加四百米的宽度了。
所以空间预算上还是比较充沛的。
只不过王晨是希望能够一次就造两艘出来。要不然茫茫宇宙,真出了点问题全都得飘在那。
有一艘作为预备的救援船就很有必要了。
更不用说大家的计划都是在月球上搭建基地。
只有一艘飞船怎么想都有些太过于危险。
第一时间更新《超级黑科技海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