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争论,朱由检的手段 公元1632年,秋。
文华殿,朝会。
“陛下,秋收后张献忠,高迎祥等反贼在川蜀东部,陕西南部,河南西部等地烧杀抢掠, 势力越来越大,请求朝廷派兵围剿!”
今年张献忠,高迎祥等起义军又活跃起来,让地方官员很是疼痛。
周延儒说道:“陛下,反贼不可坐视其壮大,应该派兵剿灭!”
吴宗达,钱象坤, 杨嗣昌三个内阁大臣也是支持围剿, 而且都提了他们认为适合领兵的人选。
想借此培养自己的人。
对此朱由检心里已经有了人选:“朕决定派陕西用兵曹文诏, 山西总兵秦良玉,河南总兵孙传庭,命他们三人领兵前去围剿,可剿抚并用!”
孙传庭是去年朱由检提拔起来的,让他在河南任总兵。
而洪承畴,卢象升在镇守边关,也得到了朱由检的提拔和重用。
曹文诏是接任刘备的陕西总兵,因为刘备现在是陕西巡抚了,专心于赈灾,只能让曹文诏去打仗。
孙传庭,曹文诏,卢象升是朱由检想培养的人才,三人在历史上表现都不错。
周延儒等人没有如愿,感觉朱由检越来越不好糊弄了。
他们已经认定朱由检背后有高人指点, 但无论怎么找都没有发现。
李世民专心户部和工部的事情,没心思, 也没兴趣与周延儒他们争斗。有朱由检在, 他们闹再多花样对李世民都没有用。
杨嗣昌进入内阁后, 与周延儒等人保持着若近若离的关系,与李世民也走得不进,像个中立派一样。他如此做派,是想低调,积累势力。
他掌控兵部,可以在兵部和战事上做文章。
比如这次围剿张献忠,高迎祥等人他就可以做不少事,安插一些自己的人。
杨嗣昌虽然也谋私,但也比周延儒,温体仁之流更能做事。
秋收了,边境有不会安宁了,每年都会有一些敌人骚扰边境过来抢掠一番就走。
像皇太极那样带大军前来叩关不是每年都会发生了,皇太极的后金也要休整的。
商议完战事后,李世民开始说今年秋收的情况:
“今年全国继续推广玉米,红薯,土豆种植,取得了一些成效,种植面积比去年提高了近两倍,使得今年的粮食比去年多了不少。
不过, 因为北方地区今年普遍少雨,使得主粮减产不少,若不是扩大了玉米等作物的种植,北方地区就会开始出现饥荒!
地方官员在推广玉米等作物上存在消极想法,对士绅等人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导致推广玉米等作物的进度越来越难!
北方地区气候越来越坏,明年情况可能更加严重,朝廷必须拿出更强硬的手段推广玉米,土豆和红薯的种植,尤其是那些拥有大量田地的士绅地主们必须遵循朝廷的命令!”
李世民也是对大明地方官员无语了,许多都是不打不动的,要不是李世民安排人四处巡查,甚至自己还去巡查,杀了一些人,不然推广效果会更差。
“陛下,臣建议,将山西巡抚张昊调任为河北,河南,山东的三省总督,全力推进玉米等作物在三地的种植!
此外,让华阳府知府接替山西巡抚一职!”
李世民话刚说完,周延儒就反对:“陛下,不可!这完全不符合朝廷制度!张昊,刘玄等人破格任用已经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若是在提拔,恐怕其他地方官员会有情绪和看法,不利于稳定。
臣以为,还是安排其他人去,而且三地总督权力太大,可以每省安排一个得力之人。”
吴宗达,钱象坤两位内阁大臣附议。
朝堂上大部分官员都附议。
杨嗣昌没有表态,在一旁看戏。
然而朱由检无视这些反对的人:“非常时期,不用循规蹈矩,张昊在山西的成绩所有人都看得见!有才有能力者不必在乎年龄,古有甘罗十二岁为相,朕以为张昊不比甘罗差!
朕已决定,任命张昊为河北,河南,山东三地的总督,全力配合朝廷推广玉米,土豆和红薯的种植!
命华阳府知府武媚接任山西巡抚一职!
朕如此做,也是告诉天下人,朕求才若渴,只要有才能能做事,朕高位以待!”
皇帝是越来越有气魄了,但周延儒等人却高兴不起来,皇帝强,那就会削弱他们文官的权力。
既然阻止不了皇帝,周延儒等人就打算让地方官员给张昊添乱,让张昊做不成事,那样就可以证明皇帝错了。张昊做不成事,他们就不相信皇帝会一直信任张昊,信任背后的“世外高人”。
他们哪知道张昊,李世民,朱由检,刘备,武则天他们的关系。
朝会结束时,朱由检让人拿出许多报纸,说道:“这是朕让人做的大明报,爱卿们拿回去看看,有什么看法可以提出来。”
意见可以提,但朱由检不一定能采纳啊。
大明报?
众臣疑惑。
报纸在明末已经不是稀罕物,朝廷有邸报,民间有一些小报,尤其是那些书院基本都有自己的报纸,以此来宣传各自的思想,或者蛊惑人心。
但朝廷现在没有对外公开发行的报纸!
现在有了,就是这大明报。
朱由检说完就下朝离开了,让众臣们自己看,自己议论。
李世民也离开了,跟着他的官员不多,这些人都是他提拔起来的,但目前看起来还是十分的势单力薄。
周延儒等人看着大明报,上面报道的都是国家大事,开篇就是预测北方地区将进入连年灾害的事情,然后重点讲述增加玉米等作物种植的必要性。
还有起义军的事情,陕西的赈灾情况,边防事情等等,虽然机密不会公开将,但这些报道足以让百姓更加了解国家的情况,了解天下大事。
看到大明报的报道,周延儒等人就知道皇帝想引导舆论了。
这些文人和文官不少知道报纸能引导舆论,但就是没建议皇帝用,反而是各私人书院在使用。
就是怕皇帝一旦掌控舆论,就更难对付了。
等他们离开皇宫后,发现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大明报,人们拿着报纸议论纷纷。
周延儒等人皱眉,开始思考应对之策。
(本章完)

第一时间更新《这个历史聊天群有亿点怪张昊》最新章节。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

明王首辅

丑女重生之贵女邪妃

我在末世卖麻辣烫

穿成病娇太子掌中娇

三国之最强帝王

主公一你的谋士又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