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尘正身道:“言归正传,先由玄门炼气之人,最基本的常识开始。根据真气的用途,分为几类,分别为强体、附物、外放、变化、精控。而因炼气之人体质不同,各人擅长的对气这几种用途的学习、使用也各具长短。后来人们总结规律,约定俗成将擅长不同方向的体质分门别类。”红娜直直看着李梦尘,眼神十分专注。李梦尘见红娜对这些枯燥理论也如此感兴趣,大为宽心。红娜问道:“那师父是什么体质?”
“我算是【附物型】。【附物型】善以气强化与身体接触之物,外门功夫适学兵器最为适配。精纯真气附着后,哪怕只是一根扫帚,亦能开山劈石。我手中之刀,强化后,能同时达到锋利、坚韧,此为钢铁的矛盾二性,凡夫俗子拿同样的刀与我对砍,恐怕一碰便断。”
“但以我浊眼观之,师父恐怕不只会强气之法吧。”红娜打岔道,虽然师父之论,乃是新鲜见识,但红娜心明耳慧,也是尽数听懂,只是想给他一个吹嘘机会,故意为之。
“各人虽分各型,却不是非此型之法不可学、不可用。以我为例,天生对附物之法,学习上手最迅捷,实战使用最纯熟;强体、外放因与附物有相通之处,故次之;变化、精控,则最末。不过以我之天资,年纪轻轻,即使是我最不擅长的变化、精控之法,皆已悉数掌握。”
李梦尘颇为自得,随即伸出食指,指着地挥舞。手未接触地面,地上沙砾已被划深有寸,却是画了一个五角图形,解释道:“此五角,顶角指【附物型】,中左右两角分为【强体型】、【外放型】,底左右两角分别为【变化型】、【精控型】。代表两者相距越近,则越是近似。”
“不过说是说我是【附物型】,但是所谓什么什么型,不过是贪图方便,人为强行划分,因此也没有人是天生这么精准,刚好踩在某一型的正中间。”李梦尘指着五角形中附物型与外放型间的一条线,说:“准确来说,我应该处于此处,附物型与外放型之间,但更靠近附物型。”
“原来如此,有意思。师父您继续跟我说说其它类型吧。”
“【强体型】善以气强化肢体,适学拳法、腿法;
【外放型】善将气外放体外,适学轻功、暗器;
【变化型】善将气变换性质,适学寒功、炎法;
【精控型】,则最为特别,世上精控型的人也最是稀少。”
红娜眨巴眼睛:“师父这么说,这【精控型】不会是最厉害的吧?”
李梦尘笑道:“恰恰相反。【精控型】善将气察觉、控制得精确细微,适学点穴、魔音。不过单论临阵对敌,最为无用。”
红娜突然想捉弄一下李梦尘,头往后一缩,阴阳怪气地笑道:“哈哈,恐怕师父您自己不是【精控型】,妒忌【精控型】才这么说的吧。”
李梦尘急忙解释:“非也非也。【精控型】虽然对气感知、控制精密,但几乎全都是气短力细。实战中,哪怕不是精控型的人,感知敌气何出、控制自气流动也已足够。精控型顶多不过是可无需交手,便能准确感知对手内功深浅、变化性质。那又如何,提前知道自己要输罢了,该输的还是得输。与精控型相反,强体型则是各型之中,相对为气至足、力至猛者。”
红娜不住点头,装成是一副终于信服的样子。其实她对师父所说之语,心中向来是从不怀疑。师父如此瞧不起【精控型】,心想自己可千万不能是【精控型】。不过【精控型】数量稀少,应该也不会中个“头奖”吧。
主李梦尘见状,心觉满意。猛地想起,必须给【精控型】留点面子。红娜是【精控型】,也并非全无可能。说道:“其实【精控型】也并非一无是处,厨艺医术、琴棋书画、戏曲舞蹈、戏法杂技,若是在这些领域,【精控型】反可谓是天赐之才。有诗人云:‘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说的便是那个,酒醉后把头浸在墨汁里,以头作笔,以发挥毫,以气运墨的张旭。”
李梦尘提起张旭那副怪趣癫狂模样,不由得拍腿大笑,仿佛正亲眼目睹一般。他这是蓄谋已久,今日终于能逮到机会,能在后辈面前,好生嘲笑一番。放在以前,如此定会被长辈狠狠责斥。
“张旭的草书,被称为书绝,为三绝之一。我虽处千里之外,此大名也是如雷贯耳。可这张旭难道也是修炼内功之人?”红娜问道。
当红娜,提起“三绝”之时,李梦尘不自然地向别处张望,然后头便自然转了回来,似是逃避那瞬眼神。红娜心思细腻,自然把此处迹象默默记在心中。
“张旭虽并非修炼之人,但书法与世上其他技艺无异,当你到达登峰造极之时,不由自主地与体内之气有所呼应。又或者说,正是因为体内自生之气与技艺交相共鸣,才导致此人登临绝顶。至于何为因,何为果,却是说不清、道不明。武功亦是如此,不然你以为普天之下的武学内功又从何而来。难道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成?”
“那徒儿明白了,天下内功,莫不是拳脚刀剑等练到极致,自我参悟,无师自通而出。又或是拜经、念佛、学道之人,从经文、佛理、道典中研究得通透,气从心出,称为内功。这些人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或口口相传、或写成武学著作,才出现普天之下的各门各派。”
“没错,这些无师自通的人,江湖上称为自觉者,如张旭此等书法名家一样,都是震古烁今的大才,当世中出现一人,已然是难得。而近这百年,人才鱼贯而出,从四方聚于中土,确也不愧被称作大唐盛世之名。”
红娜心想:“师父所谓四方之才指的自然是来自东洋的师公。不过当年同为三绝之一的诗绝,其幼时便全家由西域回迁蜀地,后‘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出蜀地,入中原,名扬天下,亦正好对应四方之才聚于中土。怀念起幼时父亲曾一字一句教我诵读《蜀道难》,想起父亲音容,却不再相见,心中突感悲怆。”
红娜虽自小学习汉学,虽也喜爱认同,但与其父不同,她生性倔强,尚未被完全汉化。她对汉人自居天下中心,颇有不忿之意。特别是汉人将自己以西的各族,统称胡人,以西的各地,统称西域,尤是讨厌。此意一直潜藏心中,可此刻她心房当中,全被女儿家的绵绵心意所挤占,一时将这份讨厌忘得九霄云外。
李梦尘注意到红娜神色,关切问道:“怎么了,没事吧?”
红娜回过神来:“没事,我一不小心走神了。师父请继续。”
李梦尘继续说到:“那些自称玄门正宗的门派,讲究从内练出外,正是因为他们的祖师爷,是先悟出内功心法,再创出配套的外家招式。而我流则是,外门功夫自外向内者。当年师父,在海岸边拔刀切浪、修炼剑法,在潮汐中打坐冥想、钻研剑理,在浪涛声中生死相搏、决斗剑客。却不知从何时起,刀上已油然生出真气,完美适配了自己的刀法。后来他将运刀时的运劲、气息、心境,思索推敲、总结归纳,将此心法称之为【浪涛决】。”
“我算是【附物型】。【附物型】善以气强化与身体接触之物,外门功夫适学兵器最为适配。精纯真气附着后,哪怕只是一根扫帚,亦能开山劈石。我手中之刀,强化后,能同时达到锋利、坚韧,此为钢铁的矛盾二性,凡夫俗子拿同样的刀与我对砍,恐怕一碰便断。”
“但以我浊眼观之,师父恐怕不只会强气之法吧。”红娜打岔道,虽然师父之论,乃是新鲜见识,但红娜心明耳慧,也是尽数听懂,只是想给他一个吹嘘机会,故意为之。
“各人虽分各型,却不是非此型之法不可学、不可用。以我为例,天生对附物之法,学习上手最迅捷,实战使用最纯熟;强体、外放因与附物有相通之处,故次之;变化、精控,则最末。不过以我之天资,年纪轻轻,即使是我最不擅长的变化、精控之法,皆已悉数掌握。”
李梦尘颇为自得,随即伸出食指,指着地挥舞。手未接触地面,地上沙砾已被划深有寸,却是画了一个五角图形,解释道:“此五角,顶角指【附物型】,中左右两角分为【强体型】、【外放型】,底左右两角分别为【变化型】、【精控型】。代表两者相距越近,则越是近似。”
“不过说是说我是【附物型】,但是所谓什么什么型,不过是贪图方便,人为强行划分,因此也没有人是天生这么精准,刚好踩在某一型的正中间。”李梦尘指着五角形中附物型与外放型间的一条线,说:“准确来说,我应该处于此处,附物型与外放型之间,但更靠近附物型。”
“原来如此,有意思。师父您继续跟我说说其它类型吧。”
“【强体型】善以气强化肢体,适学拳法、腿法;
【外放型】善将气外放体外,适学轻功、暗器;
【变化型】善将气变换性质,适学寒功、炎法;
【精控型】,则最为特别,世上精控型的人也最是稀少。”
红娜眨巴眼睛:“师父这么说,这【精控型】不会是最厉害的吧?”
李梦尘笑道:“恰恰相反。【精控型】善将气察觉、控制得精确细微,适学点穴、魔音。不过单论临阵对敌,最为无用。”
红娜突然想捉弄一下李梦尘,头往后一缩,阴阳怪气地笑道:“哈哈,恐怕师父您自己不是【精控型】,妒忌【精控型】才这么说的吧。”
李梦尘急忙解释:“非也非也。【精控型】虽然对气感知、控制精密,但几乎全都是气短力细。实战中,哪怕不是精控型的人,感知敌气何出、控制自气流动也已足够。精控型顶多不过是可无需交手,便能准确感知对手内功深浅、变化性质。那又如何,提前知道自己要输罢了,该输的还是得输。与精控型相反,强体型则是各型之中,相对为气至足、力至猛者。”
红娜不住点头,装成是一副终于信服的样子。其实她对师父所说之语,心中向来是从不怀疑。师父如此瞧不起【精控型】,心想自己可千万不能是【精控型】。不过【精控型】数量稀少,应该也不会中个“头奖”吧。
主李梦尘见状,心觉满意。猛地想起,必须给【精控型】留点面子。红娜是【精控型】,也并非全无可能。说道:“其实【精控型】也并非一无是处,厨艺医术、琴棋书画、戏曲舞蹈、戏法杂技,若是在这些领域,【精控型】反可谓是天赐之才。有诗人云:‘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说的便是那个,酒醉后把头浸在墨汁里,以头作笔,以发挥毫,以气运墨的张旭。”
李梦尘提起张旭那副怪趣癫狂模样,不由得拍腿大笑,仿佛正亲眼目睹一般。他这是蓄谋已久,今日终于能逮到机会,能在后辈面前,好生嘲笑一番。放在以前,如此定会被长辈狠狠责斥。
“张旭的草书,被称为书绝,为三绝之一。我虽处千里之外,此大名也是如雷贯耳。可这张旭难道也是修炼内功之人?”红娜问道。
当红娜,提起“三绝”之时,李梦尘不自然地向别处张望,然后头便自然转了回来,似是逃避那瞬眼神。红娜心思细腻,自然把此处迹象默默记在心中。
“张旭虽并非修炼之人,但书法与世上其他技艺无异,当你到达登峰造极之时,不由自主地与体内之气有所呼应。又或者说,正是因为体内自生之气与技艺交相共鸣,才导致此人登临绝顶。至于何为因,何为果,却是说不清、道不明。武功亦是如此,不然你以为普天之下的武学内功又从何而来。难道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成?”
“那徒儿明白了,天下内功,莫不是拳脚刀剑等练到极致,自我参悟,无师自通而出。又或是拜经、念佛、学道之人,从经文、佛理、道典中研究得通透,气从心出,称为内功。这些人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或口口相传、或写成武学著作,才出现普天之下的各门各派。”
“没错,这些无师自通的人,江湖上称为自觉者,如张旭此等书法名家一样,都是震古烁今的大才,当世中出现一人,已然是难得。而近这百年,人才鱼贯而出,从四方聚于中土,确也不愧被称作大唐盛世之名。”
红娜心想:“师父所谓四方之才指的自然是来自东洋的师公。不过当年同为三绝之一的诗绝,其幼时便全家由西域回迁蜀地,后‘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出蜀地,入中原,名扬天下,亦正好对应四方之才聚于中土。怀念起幼时父亲曾一字一句教我诵读《蜀道难》,想起父亲音容,却不再相见,心中突感悲怆。”
红娜虽自小学习汉学,虽也喜爱认同,但与其父不同,她生性倔强,尚未被完全汉化。她对汉人自居天下中心,颇有不忿之意。特别是汉人将自己以西的各族,统称胡人,以西的各地,统称西域,尤是讨厌。此意一直潜藏心中,可此刻她心房当中,全被女儿家的绵绵心意所挤占,一时将这份讨厌忘得九霄云外。
李梦尘注意到红娜神色,关切问道:“怎么了,没事吧?”
红娜回过神来:“没事,我一不小心走神了。师父请继续。”
李梦尘继续说到:“那些自称玄门正宗的门派,讲究从内练出外,正是因为他们的祖师爷,是先悟出内功心法,再创出配套的外家招式。而我流则是,外门功夫自外向内者。当年师父,在海岸边拔刀切浪、修炼剑法,在潮汐中打坐冥想、钻研剑理,在浪涛声中生死相搏、决斗剑客。却不知从何时起,刀上已油然生出真气,完美适配了自己的刀法。后来他将运刀时的运劲、气息、心境,思索推敲、总结归纳,将此心法称之为【浪涛决】。”
第一时间更新《太白三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