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李白这阕〈蜀道难〉,生动且浪漫地描绘了由秦入蜀之途的磅礡气势。
而在此诗出世之前一百余年,如今,李药师正率八百官兵,行在这峥嵘崎岖的蜀道之上。
诗仙感叹: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药师虽不曾读过青莲居士的旷世杰作,然而当他身处天梯石栈之上,举头仰望夜空之时,出现在他眼前的繁星,真真就如近在区区举臂之遥!
这段时日,李药师已经不只一回仰观天象。
近来的星文,颇让他有喘不过气之感。
当然,那星文是在长春宫附近观测到的。
此时来至山巅,是否会不一样?他明知不会,但原本仍存有一丝侥幸。
如今一观,唉果然一般无二。
这正是他在与李世民分手之前,想说而没有说出口的心事。
可是分手之前,李世民似乎也有想说而没有说出口的心事。
那是甚么?他还不及思索,已有斥候来报军情。
前方,有蛮族布防。
由长春宫前往山南,得先穿越秦岭,进入汉中。
当时穿越秦岭的途径有四,由西向东依次为“散关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
楚汉之际韩信曾在子午道上“明修栈道”,却到散关道上“暗渡陈仓”。
散关道亦称“陈仓道”。
四道中以子午道最为险峻,也最为快捷。
由关中乘快马经此道入汉中,只须七天。
刘邦“鸿门宴”后仓促逃离,走的就是子午道。
诸葛亮北伐,魏延屡次提出“子午谷之计”,也着眼于子午道。
百余年后红尘飞骑为杨贵妃快递荔枝,走的又是子午道。
李药师增援硖州,自然选择最为靠东且最为快捷的子午道。
此道出秦岭后先到金州,也就是今日的陕西安康。
由此再往西南,可到李孝恭所在的信州,也就是今日的重庆奉节。
若往东南,则可到许绍所在的硖州,也就是今日的湖北宜昌。
然两方向都须穿越大巴山,这带山中蛮獠多而汉人少,将近一百年后,柳宗元〈与萧翰林俛书〉中形容当地语言:“声音特异,鴃舌啅噪闻北人言,则啼呼走匿”何况当年!
如今李药师率八百元从,正行过子午道,往金州方向赶去。
此时获报,前方有蛮族布防,当即下令隐去火把,衔枚疾走。
但见山林前方闪出数十蛮兵,李药师看时,却并不是针对自己。
一时只闻羽箭迭声而起,竟无一箭虚发,蛮兵应弦倒地。
李药师正自喝采,却在天光微曦、林雾迷蒙之遥,隐隐望见一骑快马,马上身影灵巧,不是出尘是谁?
李药师大喜,拍马迎上前去,只见爱妻身边,和璧、随珠双双相随,另有一名少年。
和璧随出尘前来,原在李药师意料之中。
但是随珠,她若离开府中,两个孩儿由谁关照?
出尘慧心,不待动问便即说道:“三嫂把两个孩儿接过去了。”
李客师虽是李药师之弟,但出尘比李客师夫妇年轻甚多,一向称他们为三哥、三嫂。
李药师只点点头,当下也不及细问。
此时天色渐明,两人领军朝蛮兵来路追去,直追出山坡林区。
往下一看,不免大惊!那些蛮兵连屯山谷,竟有数千之众!围住一路唐军,却是庐江王李瑗的旗号。
这次随李药师出行的将官中,最得力的副手是张宝相。
李药师命他带人前去解围,自己与出尘留在山头压阵。
此时出尘方才得暇,命随自己前来的那名少年拜见李药师。
那少年行礼,说道:“小人名唤薛孤吴,乃薛孤设之子。”
李药师一惊:“薛孤设之子!”
当即将薛孤吴扶起,紧握他手仔细端详,激动说道:“难怪看着眼熟!”
原来薛孤设曾在李药王帐下。
李药王遭到罢黜之后,薛孤设始终惦念。
数月前李药王过世,薛孤设也率诸子前往吊唁。
不过当时李药师只得三十六日丧假,加以丧礼千头万绪,并没有特别留意薛孤吴。
薛孤氏父子是北朝名将薛孤延的后人,家传一脉精湛武学。
如今正值用人之际,能得故人之子前来,李药师大为欣慰。
且说眼前。
张宝相迅即便将蛮兵驱散,会同那路唐军的将官来见李药师。
这位将官是金州总管府司马李大亮,他带领李药师一行进入府城,去见金州总管庐江王李瑗。
李瑗大为欢喜。
金州已与蛮族邓世洛多次交锋,府城屡受侵扰。
李大亮为李药师汇报,原来金州南方的大巴山区已被蛮族武装占据。
萧铣鼓舞蛮族骚动,阻挠唐军。
李药师若想由金州南下,无论往西南前去信州,或往东南前去硖州,都必须穿越大巴山。
因此他必须先助李瑗抚平蛮族,自己才能前行。
这带大巴山素有“神农架”之称,相传炎帝神农氏曾在此地搭架采药,亲尝百草。
这里至今仍有大片原始森林,许多少数民族聚居,何况当时!蛮族啸据深山,并不通晓战阵兵法,但是娴熟地貌。
因此李大亮饶是关陇世家出身,绰有文武才干,但是面对蛮族,却仍无法制胜。
李药师的思维则不仅止于“制胜”。
此时他手指地图,对李瑗、李大亮说道:“神农架北接金州,西至信州,南临大江。
原本东南有萧铣,东北有王世充。
王世充与北方诸军对峙,内部又严重决裂,无暇顾及西南,因此赵郡公方能顺利说得硖州来归。”
李瑗、李大亮频频点头。
李药师继续说道:“萧铣则与王世充不同。他对内励精图治,上下一心,对外怀柔抚远,审慎用兵。兰陵萧氏经略荆楚已逾百年,皆以财帛器物拢络蛮獠。蛮獠世居大山,岂有天下之志?所欲不过繁衍生息而已。萧铣可以拢络,我军难道不成?”
所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李瑗虽非上士,却还不至于“下士闻道,大笑之”。
他听李药师这番话,不置可否,只朝李大亮望去。
李大亮可不同了,李药师这一席从蛮族立场设身处地的论述让他眼神大亮、心头大亮,登时对李药师躬身长揖:“先生斯言大矣,大亮敬谨受教!”
此时李药师为从四品开府,李大亮为正五品官衔。
然李大亮这一躬一揖,代表了他的主官庐江王李瑗。
李药师不合受礼,赶紧深深还礼。
李瑗虽不是昏眊之辈,但有李药师、李大亮为他筹划御敌,当下客套几句便即离席。
他离开后众人谈话更为自在,李药师、李大亮手下数名军官均参与讨论,薛孤吴显得特别兴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新书网》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inShuW.cc

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潜龙》最新章节。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

明王首辅

丑女重生之贵女邪妃

我在末世卖麻辣烫

穿成病娇太子掌中娇

三国之最强帝王

主公一你的谋士又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