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大舅哥韩非
“只是先生自己也曾提过,说到和做到相差甚大,在实际践行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预料之外的情况,先生又是如何断定秦国才是唯一选择呢?”
韩非拱手询问道。
他其实早就来到雅阁之中,全程聆听了苏寒的论述,虽然心底颇为认同,却始终还有另一股不平之气。
毕竟,复兴韩国是他坚持了几十年的理想,如今却被苏寒断定为毫无出路,甚至还建议他入咸阳城为秦国效力,实在是让韩非憋得难受。
更何况,苏寒还把韩非最疼爱的幼妹红莲公主迷得“神魂颠倒”,经常帮着苏寒一起说教韩非这个九哥,让“妹控”韩非也是颇为不爽,
总感觉,自家辛辛苦苦培育了许久的珍宝,就这么“叛变”跟别人走了。
“能认识到说与做的不同,可见九公子对知行合一的理解又更上一层楼!”
苏寒微微一笑道,
设身处地,他要是在韩非这地步,一下子也很难扭转过来。
能依旧保持正常交流,已经说明韩非修养极其到家了。
何况,红莲公主对自己的心意苏寒也是一清二楚,就算是看在这个小丫头的份上,对于未来大舅哥并没有多少失礼的小小怨气,也不会真当回事。
另外,韩非,是真的有才华。
对于王阳明的“心学”之术,张良这个同样享誉历史的大才,领悟程度都远不如后来聆听的韩非。
若不是多了两千年的见识和穿越后的种种机缘,苏寒还真没自信胜过韩非。
对于后世被诟病甚多的儒家,尤其是孔子,苏寒也有了新的认识。
简单来说,就是你不可能用两千多年后的标准,来批判地处春秋时期的孔子。
至少在孔子生活的年代,他的学说主张,确实是相当先进的。
虽然由于自身出自士族的原因,孔子对民生的了解比起另一位大贤墨子略有逊色,但光是有教无类,弟子门生三教九流都收这一点,就足以让孔子成为后世所有教师的典范。
孔子所崇尚的周礼,虽然在后世看来有些迂腐,但地处孔子生活,宗法崩溃,战乱不休,民不聊生的时代,任何礼法,都比没有来的要强得多。
至于诛杀诛少正卯等行为,虽说有错,但并不影响孔子在其他方面的成就。
用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孔子的功,肯定是远远大于过的。
包括封圣,都是儒门后世弟子所为,孔子门人,对于求学的态度,一直都是比较谦虚的。
总不能把孔子都没见过,不知道隔了多少辈的子孙和儒门学子的过错,反清算给孔子吧?
包括孟子,
孟子同样也有一些毛病,比如对墨家态度就过于偏激,但是其民贵君轻的思想,是谁也不能否认的社稷之福。
从苏寒个人的观点来说,百家争鸣时期的儒家,虽然也分成了诸多派系,乱七八糟之事不少,但总体还是比较积极的。
法家诸多传人,比如韩非和李斯,都是出自大儒荀子门下,但是和儒家之间主要也是唇枪舌战,并不影响同朝为臣。
墨家在秦时的影响力,也比后世许多人认为的更强。
韩非的著作,就明确提到:“世之显学、儒、墨也。”
真正让儒家变质,逐渐腐朽的,还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一汪死水,以及之后儒门彻底把控史书著作权利后的肆意篡改。
但即便如此,儒学,在明朝时期,同样迎来了一位极有魄力的大学问家,以龙场悟道和知行合一而闻名的心学大师王阳明。
只可惜,由于明朝文臣内斗的原因,王阳明的地位始终未能完全确立,仅仅短暂配祀孔庙后就因为派系之争被排挤,从此中原独尊程朱理学,儒家也彻底步入绝路!
反倒是最被中原痛恨的某个小岛,偷师到了心学的精髓,并且推动了一系列变革和维新,从而反超多年宗主成为世界强国,给中原造成无数耻辱,实在是让苏寒都不知道该如何评价!
好在如今,苏寒有机会帮那位未曾蒙面的王阳明,将心学和其他思想一起,在大秦进行实践。
“莫非先生之前广济天下灾民,建设苏城,就是对先生的学说进行实践?”
秦王政眼神一亮道。
作为大秦名正言顺的君王,虽然大权都被吕不韦等人把持,但秦王政手中,依旧有着专属的力量,
在前往新郑之前,秦王政也动用黑冰台等力量,对韩非和苏寒都进行了尽可能的调查,其中自然不会错过让苏寒誉满天下的苏城赈济。
“算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吧!”
“我的家乡有句话,叫做百闻不如一见,尚公子和九公子若是有兴趣的话,不如随我一起前往苏城,亲眼见识下那里的变化!”
苏寒笑
第一时间更新《双大秦: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