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的意思,是吕不韦?”
看着秦王政尴尬的神色,卫庄诧异开口道。
跟随苏寒游历多地,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士族权贵,包括眼前这位秦王在内,对吕不韦可都是没啥好印象。
“正是,吕不韦此人,虽然品性上有待商榷,但是其才华,还是有值得学习之处的。
奇货可居,充分说明了吕不韦的目光和魄力,换成寻常人,即便明知其中可能有极高收益,又有何胆略将身家性命都赌进去更别提最终成功了?
从客观角度来说,尚公子父亲庄襄王能成为大秦君王,吕不韦游说华阳夫人当居首功!”
“庄襄王登基后,吕不韦开始登堂入室,虽有庄襄王的报恩心思,但其政绩也是相当显赫。
覆灭东周,迎九鼎回咸阳,确立大秦取代周室一统天下的‘正统名义’,也是吕不韦提出并亲自率军完成。
短短三年之内,秦国连换三位国君,朝堂内外能顺利过度,甚至国力还在不断增强,吕不韦也是建功甚多!”
“不过在我个人看来,吕不韦最重要的,还是修改了军功爵位制度的条款,以攻城拔寨数量取代斩首作为功绩平定的标准,
这让大秦征战过程中少了许多杀戮,六国百姓的畏惧之心也大为减少,人道气运的反噬大为减少。”
“对于尚公子来说,就是未来开疆拓土时候,阻力会小上许多,而且征服后收拢民心也会更加容易。”
“最能代表吕不韦,奠定其杂家大师地位的《吕氏春秋》,之所以能赏赐千金无一人能更改一字,
除了畏惧吕不韦的权势外,也因为其《吕氏春秋》道家黄老为核心、兼具了儒、墨、法、名家等学说的精要,确实是一本极好的施政纲领,尚公子有闲暇的话,不妨也阅读借鉴下!”
苏寒沉声开口道。
无论是历史还是秦时的吕不韦,其才华,其实都被远远低估了。
从某种意义上,吕不韦对大秦的贡献,其实还远超李斯。
毕竟嬴政开拓进取的时候,李斯还只是九卿之一廷尉,就算是后来擢升左丞相,也远不如吕不韦以相邦和秦王仲父身份独断朝纲的显赫。
更直白一点,正是因为相邦时期的吕不韦权柄过高,嬴政才会将其拆分为左右丞相。
郡县制、君主集权等,并不是李斯独创,而是早就有相应的学说,只是李斯更能揣摩嬴政心意,代为提上朝堂而已。
自古以来,为上位者,想要进行变革,都不会亲自上阵,而李斯就是那个“冲锋陷阵的马前卒”。
“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等贯彻落实,也是由于始皇帝的支持。
再举个最简单的假设,始皇帝驾崩之后,职位更高的李斯,居然能被赵高威胁控制到害死;
换成吕不韦,赵高但凡有一点逾越之举,坟头草直接就三丈高了。
“先生对吕相,似乎相当看好!”
毕竟是一代雄主,秦王政很快也回过神来,开口询问道。
除去私德之外,对于吕不韦的能力,秦王政其实也还是比较认可的。
否则未来的秦王政,也不会给吕不韦一条生路了。
“吕不韦确实有能力,夸张一点说,尚公子未来一统六国的基业,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吕不韦帮你攒下的!”
“比如数年休养生息积蓄的钱粮,赏罚考核改革挽回的六国民心和气运,广收天下门客招来的人才等!”
“但吕不韦此人,只能打基础,却不能真正一统六国,而且和尚公子根本不可能并存于朝堂之中!”
苏寒再次语出惊人道。
“请先生详述!”
秦王政脸色稍缓,开口追问道。
“原因很简单,吕氏春秋适合打基础,若是要开疆拓土,自然是要军国主义化的法家更为适合。
其次,吕不韦的杂家,主张‘大圣无事而千官尽能。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佚于官事’”
说白点,就是吕不韦希望君王无为而治,将具体事务都交给丞相和朝臣,这种情况只适合温和较弱的君主和太平之世,对于急于扩张,锐意进取的时期有点八字不合!”
“不过个人建议,《吕氏春秋》之中,广纳百家,用儒墨的“德”和“仁”,适当取代法家的严刑等符合民心需求的主张,还是可以借鉴并完善的。”
苏寒沉声道。
后世历史,有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情况,那就是历史的嬴政,因为更重视法家和厌恶吕不韦的原因,直接摒弃了《吕氏春秋》,错过了帝国建立后转型的大好时机。
而西汉初年,《吕氏春秋》却被重新拾起,才有了天下安定和文景之治,为汉武帝北伐匈奴大业奠定了基础。
用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吕氏春秋》就是《嫁衣神功》的“嫁衣之人”,专门给后人打基础的。

第一时间更新《双大秦: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最新章节。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

明王首辅

丑女重生之贵女邪妃

我在末世卖麻辣烫

穿成病娇太子掌中娇

三国之最强帝王

主公一你的谋士又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