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一朝,丁银与里甲、均徭等四差银一起由地方官吏征用,并不上缴中央朝廷,造成大量的银钱最终落入私囊。
为了逃避税赋,大量人口通过投献或出卖土地变成隐户,造成朝廷无税可收。
这些都是造成大明亡国的重要原因。
作为户部尚书,郭资自然知道这些弊端,只是没有想好如何解决。
如今周林提出的“摊丁入亩”方案似乎正是一剂良药。
“富者田连阡陌,竟少丁差,贫民地无立锥,反多徭役。当年,家父就死于岁役里长的迫害……”
结合自己的经历,周林仔细给郭资讲述原有税赋模式的危害。
听到此处,郭资义愤填膺地说道:“豪强尽行花诡,得逃上则;下户穷民置十亩之地,从实开报,反蒙升户!
官员绅衿利用优势特权隐漏人丁,奸猾之徒又托为客籍以为规避,而丁银项目仍在,结果使贫者愈贫!”
见郭资已经开始接受自己的思想,周林悲天悯人地感叹道:“在民有苦乐不均之叹,在官有征收不力之参,官民交累。如果不改革税制,大明危矣!”
郭资点点头道:“可若按你所说,官府只能放松对户籍的控制,令农夫和手工业者可以自由迁徙。此举是否会违背祖训?”
“祖训?”
周林呵呵一笑道:“按照祖训,咱们现在还得刀耕火种呢。大家出门也不用穿着衣服,披块兽皮也就是了。”
见郭资面露不悦,周林赶紧收起玩世不恭的态度道:“祖训固然没错,可如何解读却是个大问题。
当初,太祖曾言‘寸板不可下海’。可那是为了防备沿海百姓勾结张士诚和陈友谅的余孽才不得不为。在平定天下后,太祖也没有再说过类似的话吧?”
经典的案例摆在面前,郭资不禁有些心动。
周林趁热打铁道:“所有改革都难在如何平衡既得利益者和未得利益者间的矛盾。若想改变税赋,咱们最好携靖难之威行事。胆敢反抗者,杀无赦!”
杀气腾腾的话让郭资略感不喜。
可除了这个办法,他似乎也找不出更好的解决之道。
想了一下,郭资缓缓开口道:“本官可以在北平先行试点。如果成功,再向全天下推广。”
“您这是想建立一个特区啊?”
周林笑着挑起大指。
“特区是什么意思?”
郭资不太明白来自后世的词语。
周林挠了挠脑袋道:“简单讲就用特殊的政策和特殊的手段行改革之事的特定区域。”
绕口令一般的解释令郭资有些头大。
“不明白?”
周林有些着急,“意思就是说,改革即使失败也只是一地之失;若是成功,则为首善之区。”
“将军若是早这么说,本官自然听得明白!”郭资舒展眉头道:“某这就给殿下上书,请示如何开展此事。”
“别价!”
周林有点着急。
燕王眼下正在前线打得焦头烂额,要有工夫管这事儿才怪。
“您不如将奏折递给王妃,由道衍大师和其他几位留守臣子共同商议。”
闻听此言,郭资有所顾虑地问道:“这样合适吗?”
“合适!必须合适!来,我先签个名。”
说完,周林从怀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奏折,在联名签署的地方写下大名。
“你呀!”
明白周林是在算计自己,郭资无奈地摇了摇头……
……
政策下发之后,北平城中的欢呼声响彻云霄。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此举无疑是在为他们松绑。
而对于北平的士绅来讲,土地已经不是唯一的传家之法。在他看来,与其多交丁税还不如参与工商业划算。
因此,摊丁入亩的试行政策在北平顺利实施。
随着一封封家书传到前线,燕军将士的士气大振。尤其是那些承受过税赋之苦的基层士卒更是连连称颂殿下英明。
燕王被弟兄们莫名其妙的热情弄得摸不着头脑,只能被动接受大家的追捧。
见燕王不知此事,弟兄们开始私下打听此事的始作俑者。
当北平军民知道是周林献上的善政后,周家的门前差点变成自由市场。
成篮的鸡蛋、绑好的家禽和不停哼哼的肥猪把周家的大门堵得严严实实。
不仅如此,进攻济南的将士经常会喊着“保卫善政”的口号,不顾生死的爬上城墙。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
第一时间更新《我在大明贩卖鸡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