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渴望亲情的穿越者,改变从这一刻开始!
只不过,他现在已经渐渐地于原身融合在一起,不分彼此。
原身的一些思想,性格,也在与他逐渐融合,自然会受到影响。
尤其是,亲情上的影响尤为重要。
因为,前世他孤身一人,是个不折不扣的孤儿。
他渴望亲情,渴望父爱,渴望自己有个温暖的家。
只是,还不等他拥有自己的家,就穿越了。
穿越而来后,他发现,自己竟是拥有一个超大型的家庭。
儿女成群,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让他渐渐迷恋上了这种感觉。
因此,他对宋濂责罚自己的孙子,而感到万分的愤怒。
经过马皇后这样一说,他也反应过来,有些尴尬。
不过,在一联想到宋濂教授的东西,尽显无奈的同时,又不禁感慨万千。
身为穿越者,朱元璋深知四书五经延伸出来的八股文,以及在八股文之上出现的科举制度,对封建王朝的利与弊。
科举制度出现之前,华夏大地上的人才选拔制度,主要采用世袭制,察举制和举孝廉制。
世袭制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
察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举孝廉制,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被举人的资历,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
如此一来,贵族和世家大族出身的子弟,逐渐垄断了朝中的重要官职,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这种制度,到了隋朝时期,被废除,隋文帝推出了科举制度。
通过科举考试,让有才干的人入朝为官,给了底层人才上升的渠道。
不可否认的是,科举制度是一项很先进的选人制度,朝廷可以将天下优秀的人才,选拔出来入朝为官,也让底层出身的人才,有了上升的渠道,“朝为田舍郎,暮为天子堂”的情况比比皆是。
而科举制度的文体,就是后世人比较熟悉的八股文。
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主要指文章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8个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考生不能随意发挥。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科举制度的利在于:有利于控制思想文化,有利于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能够打破阶级桎梏。对各国选拔人才具有借鉴意义。】
【但科举制度的弊大于利,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技和文艺的发展,导致官场腐败,使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并非完全公平。】
【咱的孙儿日后可是要继承皇位的,就不能将思想局限,要有大局观,要有主见,要有治国的才能,而这四书五经,虽然能陶冶情操,但却不能让咱孙儿成为治世大才!要不要给孙儿,以及众皇子,甚至整个大明改变一下教育体系?】
朱元璋站在廊下,听着里面再度响起的读书声,摸着下巴,陷入了沉思中。
他却不知道,他的一番吐槽,早就让马皇后,以及身后悄然来临的朱标,瞪大了眼睛。
直到现在,他们才知道,四书五经,八股文,以及科举制度的巨大弊端。
果然,重八(父皇)的心里藏着巨大的宝藏。
如果给他挖掘出来,那大明,岂不是会蒸蒸日上?
“嗯,标儿,你啥时候来的?”
朱元璋平静下来,转头看了一眼愣神,陷入沉思中的朱标,眉头一皱道。
“父皇,您这是干什么,咋开始偷听了,进去吧?”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这老家伙就喜欢偷听,打哪来的臭毛病?”
马皇后狠狠地瞪了一眼朱元璋,没好气的说道。
朱元璋有些尴尬,常氏想笑又不敢,憋着难受。
而就在这时,教室里响起了一个浑厚,威严的声音。
“今天的课程就到此为止了,诸位下课!”
朱元璋一听此言,当即就神色一凝的走了进去。
“臣宋濂见过皇上,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太子妃殿下!”
宋濂见到一群人进来,急忙拜见道。
“见过父皇,母后,大哥,大嫂!”
“见过皇爷爷,皇奶奶!”
这里面可不止有朱雄英等第三代,还有朱标的弟弟,妹妹们。
此刻,这里完全就是老朱家的一二三代见面会。
朱元璋深深的看了一眼宋濂,眼中有火在萦绕。
宋濂知道,自己打朱雄英板子的事
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我朱元璋,被众臣偷听心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