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极少数文科专业的同学,平时不太关注科研新闻,都知道了这事儿。
甚至金都城里,其他几所有头有脸的大学,都有不少学者和学生关注这事儿,一时之间,中央科大校园里人口稠密度都上升了好几层。
“听说了么,综合楼大会议厅,今天下午有记者招待会呢,好多科技和学术领域的媒体单位都会派记者来参加。”
“你问招待会内容是什么?不是吧,都闹那么大了,你居然不知道?当然是关于咱校物科院跟东海大学物科院合作的那个大项目了。网上瞎喷说咱学术造假、误导科研方向的反智帖子都烂大街了。”
“所以,不光我们自己的人会现身说法,听说连东海大学那边的相关当事人专家都被请来了,还有其他第三方的神秘客人一起面对媒体。”
诸如此类的讨论,甚嚣尘上。
上午十点多,一辆不起眼的出租车停稳在科大校门口,一男一女两个记者装束的年轻人从车里钻出来,提着摄影设备就往里走。
那个女记者,正是麻惜缘,男的是她带来的摄影师。
今天她正是来采访科大那场新闻发布会的,因为这个新闻闹得挺大,同时还牵涉东海大学,所以东海州的媒体也比较关注。不过报社没有给派车,所以他俩是一大早坐火车赶来金都的。
与半年前相比,麻惜缘也算是鸟枪换炮了一把。
因为连续搞了几个大新闻,在入行两年后,她终于成了一个可以独立决定出外勤任务的骨干记者。当然代价是被转到了科教新闻版块——科教新闻的关注度没有她原先供职的版块关注度高。
或许有人会奇怪:顾玩那几个发现,也不算什么牛逼的大新闻吧?对麻惜缘的职业升迁能有多大帮助?
这种质疑,明显是对新闻业不了解的人问出来的。
因为新闻界有一句名言:狗咬人不叫新闻,人咬狗才叫新闻。
新闻的价值,不是以事件本身的重要性来衡量的,还得乘以事件的意外程度。
比如单看事件重要性的话,那么国家级的会议肯定是最重要的事情。可谁都知道,那种新闻看的人很少,因为都知道会发生些什么,完全不意外。
只有意外,才是博眼球的。
科学家做出一个超牛逼的成果,但只要不得诺贝尔奖,那也不算多大的新闻。
可一个本科生,哪怕成果比科学家弱十倍,那也足够意外。
同理,唱歌选秀节目的编剧,如果让一个科班出身的歌手拿了冠军,那这个编剧肯定要被节目投资人炒鱿鱼的。你必须得让一个某点孤儿院级别的“华夏比惨王”赢得冠军,编剧才能跟着荣华富贵。
震惊,是传媒狗的第一生产力。
麻惜缘觉得,她这辈子的职业升迁,多半就指着顾玩这个源头活水,给她每个月弄点大新闻了。
……
“麻姐,是不是来早了点,要不去校外小店先吃个饭吧?”
同行的摄影师其实年纪比麻惜缘还大点,但既然麻惜缘是说了算的,摄影师也就习惯逢人叫姐了。
发布会安排在下午,学校默认记者们都是吃过午饭才来的,所以不会安排接待。
麻惜缘:“去啥小店,就食堂里吃好了。”
摄影师:“我听说这儿的食堂不对外开放的,因为补贴很高。”
好的大学,食堂都是有国家补贴的,所以才能用料又好价格还便宜。
比如中央科大的食堂,一个荷包蛋才三毛钱,小混沌一块,简直跟不要钱白吃差不多了,学生平时在学校里多吃一顿就是赚到。
但这也导致必须刷校园卡才能吃,绝对不收现金,免得社会人来占便宜。
麻惜缘却像是等着这一问呢,略带自豪地说:“你不会不知道吧?我妹就在这儿念书,她可不比我们这种学渣。我们去蹭她饭卡,今天算我请。”
麻惜缘其实也不算学渣了,至少也是985毕业。只不过跟麻依依一比,确实渣了点。
她给妹妹打了个电话,很快就找到了麻依依,然后蹭了一顿好吃的,略作休息。
看发布会的时间快到了,麻惜缘准备开工。
麻依依本来下午有课,但今天刻意请了假,跟姐姐一起去内场长长见识。
本校学生想围观理论上也是可以的,但是只能站在外面的走廊上,进不了内厅,所以麻依依才想蹭姐姐的记者证,客串助手去近距离围观。
一行人进场后,看到来了起码有二十几家媒体。其中有两家国家级的科教版块,另外的都是地方媒体。
发布正式开始,首先上来应答的是丁院长。很快就有第一位央视科技频道的记者率先向他提问。
“……丁院长,请问对于目前社会上流传的、对贵校物科院原子控制研究所使用学术项目交接时得到的虚构材料发表科研成果的言论,您有什么解释?”
丁院长侃侃而谈地说:“这完全是以讹传讹,我们所有的成果,都是经过科学验证和技术测试后发表的——原子喷泉研究项目自从立项以来,所有发表过的和投稿过的成果,申请过的专利权利请求书,都在我手头的这份列表上。
为了说明问题,我们把这份列表发给了大家,你们可以看一下,除了这上面的以外,我院相关研究所没有发表过其他任何东西。而这上面的每一项,都是经过严谨科学验证的……”
丁院长说完之后,又有东海大学方面的负责人,袁熊教授,进行了披露和印证。
央视科技频道的记者显然也不是想砸场子,很快就见好就收。
后续又有几个问题,麻依依觉得没什么新意,因为她一周前就听顾玩亲口反驳张志豪时听过了。
具体辩驳过程,也没什么好多水的。
当然,对于其他初次听闻的记者而言,这些猛料是足够劲爆的,所有人都被这个反转吸引了注意力。
“原来只是赌了一下技术路线,并没有学术不端。那这个顾玩还真是功底扎实呀,敢拿自己的身家财富赌这种科学技术路线,如果不是很有把握,谁敢这么干?这肯定是个天才!”
短短半小时的现场披露后,所有记者几乎都不再质疑“顾玩是一个天才”这点了。大家都觉得有点兴奋:吃瓜大众最爱看这种渲染天才的意外新闻了,收视率点击率肯定牛逼。
第一个让麻依依觉得有些新意的提问,来自于对投资风险的质疑。
那是一家江南州本地的省级报社的记者,提了一个问题:
“这种对科技研发路线的豪赌,是否不够谨慎?如果赌错了,对其他各方的利益造成了损失,顾玩同学难道不会愧疚吗?他有想过要如何弥补吗?还是说觉得把他自己的几十万赔完之后,承担够了有限责任后,就准备推卸责任呢?”
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前,媒体基本上都已经倾向于认为“顾玩是天才,质疑是无事生非”这一基调了。
但这个问题,好歹还是可以略微抹黑一下顾玩。
大致来说,就是没有这个问题的话,功过起码是九一开。而这个问题如果回答得不是很好,能拉回七三开。
麻依依一周前其实也听到过张志豪这样质疑,但当时顾玩没有直接、全面应对。所以她还是很好奇今天能听到什么新的猛料回敬。
“这个问题,与学术无关,所以我不会直接回答。科技成果的商业价值损益,应该是科研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不过,为了便于公众了解情况,今天我们还特地请了本项目的投资机构、来自东海州的风云基金的负责人汪董,他会回答这个问题。”
科大方面的发言人,一板一眼说出这句严丝合缝的太极,然后优雅地做了个请的手势,让台下的友商上台发言。
上来的,是风云基金的老板汪精铭。
不少记者,也是到了这一刻,才注意到一个问题:这个科研项目,从头到尾没有国家资金,就是资本家投资的。
“难道这个资本家早就知道顾玩在赌?但是特别信赖顾玩的眼光?不可能吧,那只是一个大一新生呀!”很多记者,脑子里都闪过这样的念头。
连麻依依和麻惜缘身边的那个摄影师,也是这么觉得的,甚至还忍不住把这种想法说出口了。
麻依依和麻惜缘姐妹当然是对这种质疑无视的,但却架不住左右其他记者席上的同行附和:
“老弟,说得对,我也觉得这事儿不可能。”
“但要是真的,那可就是轰动性的大新闻了。”
大家窃窃私语之间,王精铭正式开口了:“在风险投资界,有一句行话,不搞投资的人可能不知道:风险投资,与其说是在投项目,不如说是在投人。
因为前沿技术太过变幻莫测,出身金融的人要想尽调,是不可能的,总会有疏漏之处。要想自己投资的项目有保证,关键还在于你投的人要可靠。
而顾玩同学,是我这些年来见过的科技工作者中,少有的非常靠谱的人。我相信自己的眼光。
大家可能不知道,不光‘原子喷泉’这个300万美元的子项,是顾玩同学的公司承接的转包。连铯原子钟这个投资额达2000万美元的母项目,整体上都是顾同学当初提供的可行性分析。
我早就相信他将来会成为一个有不凡建树的大科学家,所以别说他出了六七十万人民币的本钱来参与对赌,哪怕他一点本钱都拿不出来,光凭他的远见卓识眼光,我就愿意跟投千万美元级别的资金——我认为他的眼光就值这个价。”
这番话一出,顿时所有记者都轰动了。
“卧槽!卧槽雾草雾草!”
“一家风险投资基金的老板,说他相信顾玩的眼光就值2000万?还是美金?吹牛吧?”
第一时间更新《科技之神》最新章节。